张兰是陕西省城固县上元观镇上元观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师,所在的小学有800多名学生,其中500名是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父母又无法及时给予关心,不少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校园暴力的阴云也不时飘过孩子们的头顶。
▲ 张兰老师工作照
2016年,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公布了不满十六周岁且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为902万人。这些庞大的数据正迫切地向我们提出要求——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因为孩子们的成长问题将极大地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由于儿时的经历,使得张兰对于乡村中的暴力问题,特别是与儿童相关的暴力行为异常关注。在她的教育生涯中,对于反校园暴力、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投入了无数的心血。
欺负她,就是欺负我妹妹
2000年,张兰成为一名教师。那时她应对校园欺凌的办法非常朴素。
班上有位女生经常被人欺负,即使张兰多次处理,效果也并不明显。
张兰问学生,为什么你们要针对她?学生说,就是看她弱弱的,欺负她一下,也不生气。
束手无策的张兰凭着一腔热血向班里所有学生宣告:“那个女孩是我妹妹,你们再欺负她就是欺负我妹妹!”
令人欣慰的是,“霸气宣言”起了作用,从此女孩的生活恢复了平静,脸上也出现了笑容。而这次成功,也成为张兰那条坚定的“反校园欺凌”之路的起点。
张兰曾经亲眼看到班上一个被欺凌的学生忍无可忍,拿着砖头冲向了欺负他的同学。那种狠绝的气势震慑住了所有人。后来再没人欺负他。
留守儿童受到欺凌,往往没有人可以倾诉。即使父母在家,孩子也未必敢说,害怕父母还要批评他“没用”。
更令人忧心的是,那些被欺凌过的孩子,有的又成了欺凌别人的人。在孩子简单的心灵里,也许自己更“强大”一些,别人就不敢欺负他了。
如何用有效的办法帮助学生,使之免于暴力的阴霾,成了张兰每天头脑中的大事。这位奋战在一线的80后教师,认为班主任管理方法需要革新,她想用理念和行动使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们享受到关爱,能够无忧无虑地成长。
因嘲笑他人,他失去了一个“太阳”
2012年,上元观小学迎来了一次大变革,它被确定为国际计划项目学校。在国际计划(中国)无忧校园项目组合作的协助下,张兰因势利导,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将“积极教育理念”,“代币制”,“教育戏剧”等方法,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
▲ 代币制度小道具
代币制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育辅助模式,可以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矫正、良好行为得到强化。以星星,月亮和太阳作为代币,各有不同的分值。首先老师带领学生建立起班级公约,然后分小组共同监督个人行为,如果孩子骂人,嘲笑,歧视,孤立他人,会被扣除相应数量的代币作惩罚。
有一年冬天,张兰班里有个女孩子,棉鞋破了,露出了大脚趾。班里的男同学看到,就指着那个女孩的脚大叫,你看她的大脚趾露出来了!女孩走到哪他就指到哪。其他的同学也哈哈大笑。女孩心里十分难受。
那时张兰刚刚在班里实行代币制。她找来那个男生,告诉他,今天要给你扣代币了。并且让他自己在班级公约里面找,究竟是哪里做得不对。孩子找到相关条款后,张兰依约扣了他一个太阳。被扣了分,孩子的表情难受极了。张兰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是自此之后,他再也没嘲笑过他人。
最早的国际计划里只包含扣分项目,而张兰进行了自主调整,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会发放代币用以鼓励。“只要他热爱劳动也加分,作业写清楚了也加分,发现一点点优点都给他加这个分。”
当代币积累到一定的数目,便可以兑换奖品。孩子们在积累代币的过程中会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人不再霸道地跟家长抢遥控器了,有人主动捡垃圾,有人为教室洒水擦黑板……孩子们上课也有了激情,积极回答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因为有了代币制度,同学们学会了自律、尊重、奉献 。
遭遇校园暴力的孩子,倾听很重要
一次张兰在和儿子交流的时候意外发现,儿子在班上也遭遇过欺凌。学校一位老师的女儿,还曾经打了他一拳就跑。
儿子说,妈妈我以后变一下,以后那个女生说什么我不会跟她争,不会跟她犟。
张兰告诉他,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可以不跟对方计较,要给她多一点包容。张兰觉得,对于遭遇校园暴力的孩子,倾听很重要。“我是一定要让他把感受跟我交流,我要知道他的感受。”
而当张兰跟这位老师进行沟通,对方却不以为然。在同事看来,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一点挫折,没经历过欺凌,将来长大是不是太脆弱了?
这种来自于教师、来自于成年人的对于校园欺凌的认知差异,让张兰不理解。她并不信奉“强者教育”,她申请接管了儿子所在的班级,推行代币制度,督促孩子们养成好的习惯,彼此友爱尊重,后来班级中的暴力现象也渐渐消失了。
关注女童教育,大力推广女童保护
大约十年前,张兰教过的一位六年级女生,在被妈妈辱骂后,喝下农药自杀身亡。她的母亲很悲痛,也很困惑。孩子做错事,我说她几句,怎么会这样?很多家长从来没有想过孩子在发育时期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只会觉得批评孩子天经地义。
在乡村,即使是成年人,对于暴力的危害也认识不足。
张兰记得第一次在家长会上讲到欺凌,说夫妻两个人最起码要在家里保持和睦,不能有夫妻间的暴力,给孩子做好榜样。一个妈妈流泪了。张兰想,可能那个妈妈在家里就遭遇过暴力。
张兰小时候经常看见妇女被丈夫暴打。而农村女性反抗家暴的办法,通常就是喝农药。对于身处农村的女性和儿童,这是面对暴力最惨烈的解脱。
深感于农村儿童和女性遭遇暴力的困境,2015年,张兰参与县上的招考女性副校长,其任务就是关注女童教育。
报考成功后,她大力推广女童保护,内容包括教会孩子们生理卫生知识,告诉她们如何预防性侵、预防欺凌,怎样成为一个优雅的女孩等等。总之只要是有关女孩保护方面知识的都会对孩子们、家长们进行宣传。
青春期性教育与爱的驿站
两年前,张兰有次给六年级上课的时候,一个男生不小心把红墨水洒在了裤子上,立刻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对他的裤子指指点点。
小学时期,女生大多经历了第一次初潮,男生也有了一些朦胧的认识,但大家没有相关的知识,很多时候大惊小怪。
张兰在自己的办公区域开辟了一个小小的存储空间,取名为爱的驿站。学生来月经的时候,可以在“驿站”领取卫生用品。她还请来专业人士为学生开性教育讲座,让学生上台去学习卫生巾怎么使用。然后小组一人发一个,自主去尝试、去粘贴。一开始,很多孩子都很害羞。“那时我发现一个女生的脸通红,以为她发烧了。还有一次讲男女生青春期发育,卡通画上把隐私部位全部画出来了,我发现有女生就捂着脸。”
当被问及讲座开展几次后情况是否有所好转,张兰老师表示学生们变得更大方了,五年级的学生还会勇敢地大胆地走上讲台参与互动。
一次,在女童保护的讲座上,老师提问,如果在路上有人贩子要劫持你,怎么自救?张兰记得有一个女孩说得特别好。她说会把路边的地摊掀掉,制造混乱。如果摊主追究起来,就谎称人贩是自己的家长,趁乱脱身。
一开始,性教育只是针对女同学。渐渐的,有男孩子跑来问她能不能学,这给了张兰很大的启发:“这些知识,男生也很有必要了解,如果男生也参与进来,那么他的好奇感不会那么强烈,也不会因为女生来月经大惊小怪的。”
接下来,张兰将与几位老师计划着给男女生一同开展讲座,并针对男生的青春期特点进行生理知识教育。在张兰看来,这些知识教科书里没有,却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的。“我小时候就有很多困惑得不到解答,然后就很好奇。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增进一些认识。”
后来,张兰获得了2016届“马云乡村教师奖”,她说自己变得更加勇敢了。“就像是打开了我的眼睛一样,让我看到了很多很多新鲜的东西。”她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立志扎根于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继续做“反对欺凌”的各种宣传,给家长宣传积极教育理念,使乡村孩子能够在健康安全的氛围中长大。
对于张兰而言,儿时那个“做一名令人尊敬、使人人和睦相处的老师”的梦想,其实早已实现。而她将在探索反校园欺凌、女童保护的路上,开拓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