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来,我的学校由原来的一棵白杨、几排瓦房,变成了现在整洁美丽的样子,而我也由当初的青涩少女变成了现在的油腻大姐……”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 “新浪2019中国教师盛典”上,一位脸蛋圆圆的女教师在讲述自己任职多年的乡村学校的变化时,也顺带调侃了自己一把。可还没等台下的人露出会心一笑,这位朴实的老师便用无比坚定的语气说道:“回首往时哭过、笑过,却从来没有后悔过。”
这位不言后悔的乡村老师,是来自陕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贾豁乡中学的刘焕芬。而她20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也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始终焕发着沁人的芬芳。
Part 1
不羡鱼跃龙门,唯忧孩子无出路
1994年,在贾豁乡土生土长的刘焕芬,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沁县师范学校。在那个年代,农家子弟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户口可以变成“农转非”,是鱼跃龙门的好事。但3年后,学有所成的刘焕芬却做出了让家人、朋友和老师都费解的选择——1997年,她又回到了那所被大山环抱的破旧学校,与昔日的初中老师们成了同事。
其实作出回乡当教师的决定时,刘焕芬心里也经过了多番痛苦的挣扎。
在沁县师范求学期间,她一直是学校里的模范生,以最优秀的成绩入学,当了3年的学习委员,且每年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毕业后的她完全有机会继续深造或申请到县城工作,彻底远离乡村的贫困生活。可如果选择回到山沟沟里工作,就意味着又要过苦日子,而且想要再到县城发展也就更难了。
另一方面,一想到父母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甚至让大姐早早辍学打工来培育她……刘焕芬心里的愧疚就如藤蔓般疯长,让她无法坦然面对家人。
然而最终,她还是抵不过内心的执着。因为在求学路上,她见过太多太多同学中途辍学,有的人留在山里种地,有的人还没成年就外出打工,其中还包括她早早就辍学了到裁缝铺打工的大姐。但最让她难以释怀的是,那些年姐姐送她到学校门口,流露出的渴望却又无能为力的眼神。
“我再也不想让家乡的孩子像大姐,像同学那样失学了。”在心里有了明确目标的刘焕芬,说服了家人,克服了内心的苦痛,克服了不明就里的亲邻好友的劝告挖苦,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乡下,希望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大山的希望。
Part 2
在迷茫中成长,良师箴言助她长为大树
炊烟一缕,陋室一间,桃李万千,这大概是乡村教师最真实的写照。
从城里回到村里的中学任教,刘焕芬曾有一段不算短的艰难适应期:那时候学校的瓦房还是几十年前建起的,屋里的天花板还是用纸糊的,风一刮就像波浪一样上下翻滚,呜呜作响。最吓人的是,夜晚的宿舍简直就是老鼠的“天堂”,老鼠在天花板乱窜和啃咬东西的声音,时常让刘焕芬整夜整夜都不敢入睡。
村子甚至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能修建起,一到雨天,路上就满是泥泞。而唯一可以通往外界的交通工具,便是每天早晚仅跑一趟的破旧公交车。但坐车出城一趟也让人吃尽苦头,因为上车后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身体都会被摇晃得快散架了一样。
乡村生活的艰辛固然让人感到无助,但真正让刘焕芬刻骨铭心的是工作上的磨难。贾豁乡山大沟深,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很多村民选择了外出打工。久而久之,“读书不如外出打工”的观念根深蒂固,常常有学生的家长会让孩子辍学,并带他们到城里打工。
因此,刚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刘焕芬最焦虑的就是孩子的失学率居高不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开始和一些家长“抢学生”。
稍有空闲,她就跑到学生家里做思想工作,但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读了也考不上大学,也成不了国家干部,还不如早点出去挣钱。”“挣了你工资就行了,管那么多干嘛!”来自家长的各种冷嘲热讽,像针扎一样刺痛了刘焕芬的心,也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但幸好的是,学校的一位身患糖尿病30多年的老教师给了她精神的鼓舞,并为其指明了方向,而这位老教师正是几年前教过刘焕芬化学的梁老师。
当时找不着方向的刘焕芬,忍不住向梁老师吐露心声:“这里这么苦,您的身体也不好,怎么就不调到好一点的地方呢?”看着这位昔日优秀的学生,梁老师静默了一下才说,“这里山清水秀有什么不好的,如果我调走了,哪能有今天的你呀……”
一句话,瞬间抚平了刘焕芬心中的迷茫与不安,她猛然醒悟到:如果没有这些不计回报、甘心奉献的乡村教师的坚守,乡村又怎会有更好的未来呢?梁老师一个疾病缠身的老人也能在这坚守多年,为什么年纪轻轻的自己就不能为家乡做点事呢?
此后,刘焕芬把梁老师当成了良师益友,每当在教学或者与家长的沟通上遇到难题时,她都会向梁老师请教,而梁老师也总能用三言两语为她拨开云雾。渐渐地,刘焕芬也在梁老师的影响下,一步步成长为有主见、有追求的乡村教师。
Part 3
主动学习,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我
虽然在梁老师的指引下,刘焕芬平稳地度过了初为乡村教师的适应期。但在消息相对闭塞、教育质量相对落后的乡村学校工作久了,她才逐渐发现,乡村教师在封闭的环境及日复一日的默默无闻中,很容易会产生懈怠,从而导致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退化。
她明白,想要在教育领域中不掉队,她必须抓住一切机会来提升自己。
于是,她主动涉猎更多教学技巧:为了上好45分钟的课,提前十几个小时备课,通宵达旦地翻看资料;没有太多外出培训的机会,网络也还不普及,她就想尽办法借来好评度较高的教学光盘,一遍一遍地看,有的光盘甚至已经卡得没法播放了也舍不得扔掉;后来,她更是先后通过自学,考取了大学专科、本科文凭,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尝试,探索出一个更符合学生现状的教学方法。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刘焕芬有了很多的收获,她所带科目在全县中考排名中多次名列前茅,她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县、市的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但最让她感到高兴的不是外在的名誉,而是学生们在她的感染下,越来越热爱学习,也越来越相信知识的力量了。
(图中右一为刘焕芬老师)
Part4
用爱坚守,为孩子创造一个“儿童乐园”
“乡村教育还需要用爱坚守。” 刘焕芬所带的班级,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她见过太多孩子因为家庭的变故而受到伤害,从此郁郁寡欢。
她的一个学生小霞本来是个活泼开朗、成绩优秀的孩子,但在升入初三的那年秋天,她父亲从城里赶回来收庄稼时,不小心从三轮车上摔下来,伤势严重,差点病危。小霞得知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崩溃了,在操场上跑到手脚抽搐才肯停下来。尽管后来小霞的父亲逐渐康复了,但她却落下了一个病根——只要情绪稍有波动,就手足抽搐,说不出话来。
看着这些缺乏关怀,还没法自己调节情绪的留守娃儿,刘焕芬一次又一次在心里发问:“我究竟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呢?”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把自己的宿舍改造成一个“儿童乐园”,并自掏腰包买来大量的绘本、积木、象棋、跳棋。不上课的时候,她就把这些留守的孩子喊到自己的寝室,和他们一起阅读、玩耍。天气好的时候,刘焕芬就带着他们在操场上跳绳、跑步。
而其他闲暇的时间,刘焕芬则会用来自学心理学,希望可以为孩子们带来更多有效的帮助。可以说,她每天基本上都是围着娃儿们转的。
但很多人对她的这种做法不理解:“白天累了一天了,晚上为什么还不留点时间追追剧、聊聊天,招这群熊孩子干嘛呀?”面对这些取笑和质疑,刘焕芬从来都是一笑置之的,转过身又继续为孩子们操持着学习生活上的琐事。
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刘焕芬多年来的坚守和爱心换来了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信任。2011年,她被评为山西长治市第十一届“三育人先进个人,2017年,她还获得了“马云乡村教师奖”,她的事迹也被媒体多次报道。
但对于这位质朴的女教师来说,名誉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让她高兴的是,她有了更多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机会。“马云乡村教师奖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个荣誉,更重要的是它帮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外界的门,让我有机会看到了‘别人家’的老师是什么样,有机会能跟着全国的优秀乡村教师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谈及未来,刘焕芬表示自己一定会践行当初许下的诺言,继续坚守乡村,用爱和知识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乡村学生,在他们心里种下希望的光,助他们去追寻人生的梦。
正如她在“新浪2019中国教师盛典”上所说的三句开场白一样,“坚守为你而来”、“担当,擦亮每一天”、“改变终将美好”。
刘焕芬老师在“新浪2019中国教师盛典”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