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报福,福报来。
报福镇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南部、天目山以北,森林覆盖率达85.7%,植被覆盖率高达90%。
报福小学就扎根在这里,1917年它只是个十余人的私塾,但是在百年后,这里就显得欣欣向荣了。
袁恩忠到这里担任校长已经六年,他和这所学校一起长大,所以一提起学校的历史和荣誉,他就特别自豪。“为了启示孩子,我们将学校发展历程印在墙上”袁恩忠说。
“在报福小学任教是一种福气”,他觉得报福小学是他的福地,同时袁校长也一直觉得成为乡村教师就是福气。
▲山色空蒙、致远神怡的报福小学
变化的是学校,不变的是初心
“课堂外的少想一点,幸福感会不请自来。”对于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幸福的乡村教师,袁恩忠有着自己的思考。这位80后校长,“出道”就是一名地道的乡村教师。工作20年,唯一变化就是从安吉县最北面的农村小学调到最南面的农村小学。2000年,袁恩忠中师毕业,他从乡里骑了1小时自行车到学校报到,正式成为了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同时还兼任语文和音乐的教学。
在中师就读时,班上共有13名男生,他是唯一选修音乐的。因为对音乐有兴趣,袁恩忠勇敢地作出了这个在外人看起来有点“自讨苦吃”的选择。
对于从来没摸过琴的袁恩忠来说,学弹琴却是一件幸福的事。周末回家,他依然放不下,听说二十多里外有位高中音乐老师家里有钢琴,他便骑上40分钟自行车去“借琴”练习。到毕业前夕,曾经基础为零的他,在年级钢琴即兴伴奏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人生路,就像学琴一样,这一步没走好,一定要多走几步,走好了再走下一步。”这是他悟出来的质朴道理,教书,亦是如此。
▲报福小学的教学楼和校园历程墙
坚持手工备课,是态度更是良心
袁恩忠校长提出,乡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该手工备课。
“课堂上让孩子把问题弄懂弄透,才能实现复习时少做练习的美好愿景。”学生能学到什么程度,袁校长认为,这是由“教师的良心”决定的,有思考的手工备课恰恰就能体现出一位老师的态度和责任。
一些“家常”的课程,他无论教过几次,都一定会重新备课。一个月上一堂有自己想法的课,精心准备有意义的教学设计,先录课而后不断观摩、改进;一个季度写一篇有自己想法的教育随笔……这样的状态,在他成为校长后,依然保持着。
由于切身体会到手工备课有助于教师成长,袁校长在报福小学提出了全体教师都需手工备课的要求。
▲报福小学教师集体照
这自然有教师反对。但在袁恩忠眼中,电子备课如同高速公路,“太快,看不到路上的风景!”他认为现在网上的现成资源太多,复制、粘贴很快。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如果顺手拿来,常常会缺少思考的环节,从而导致专研教材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而手工备课如同乡村小路,能让教师静下心来,真正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关于推行手工备课,袁恩忠坦言,自己有着“妙招”:一是适当改变如今教师不写字的现状;二是促使教师换位思考。他认为“教师多写些,学生才能少写点”,所以作业、试卷,都要讲求一个“精”字。正如报福小学的教育愿景“契而不舍,精益求精”所说。
“翻看这些备课笔记,就像翻看自己的孩子逐年长大的照片一样。”袁恩忠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但更令他欣慰的是,这两年,报福小学的教师们开始带着经过自己思考的备课笔记走进课堂。
厚德载福,为学校注入创新力量
袁恩忠校长认为,乡村教育应践行“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将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整合实施,努力培养出一批批新乡村小公民。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袁恩忠想出了“新乡村小公民·荣誉护照”这个点子,让孩子们在学校会人手持有一本,通过评定积分,鼓励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
▲报福小学的“新乡村小公民·荣誉护照”
这本册子贯穿了报福小学五大教育体系中针对学生的习惯培养体系。以学校“十好”、 “十能”为课程主线,围绕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三个维度展开。
在开学初,同学们设置自己努力的目标,经过家长和班主任的审核后,每周班主任会根据孩子的表现对“德、智、体、艺、群”进行评定盖章。当目标达成时,孩子们就可以去校园的荣誉超市兑换礼品。期末时,荣誉护照还会生成一张雷达图,以“素质报告单”的形式呈现在家长面前。
此外,袁忠恩为了让刚刚从幼儿园升学的一年级学生制定了为期21天的习惯养成课程,让孩子们慢慢养成上好课、写好字、吃好饭、睡好觉、理好物、扫好地、问好礼、玩好耍、排好队、如好厕的“十好”习惯。而且班上还准备了一块黑板,记录每个孩子的“十好”表现,在月末评选出每月之星。
▲报福小学的“每月之星”评比
为了将习惯培养体系更好地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袁恩忠还在学校举行了吉祥物征集比赛,号召全校学生赋予“十好”“十能”形象,让孩子能看见能学习能行动。
▲报福小学的吉祥物“五娃”中的“智娃”
六年来,袁恩忠一直在做的,就是结合地域文化,贯切落实“厚德载福”的百年校训,坚持将报福小学打造为一所让孩子永远站在心中央的乡村校园。
2019年,袁恩忠入选“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因为这段经历,他结识了来自不同省市的优秀同行人。他说,每一次交流和学习都是一次“充电”,他在这里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思考力,对未来乡村教育的方向也更明确了。
谈及未来,袁恩忠心里也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他会把报福小学所代表和承载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以教育为福报、增进业务能力。把人的发展作为关键,始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位,努力让学校的师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