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大山深处,有一所特殊的学校:普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这是贵州唯一一所建在乡村的九年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
也是当地脑瘫、智力障碍、唐氏综合症、自闭症等特殊儿童的第二个家园。
今年31岁的黄国荣是这里的校长,也是大家长。
五年来,黄国荣在特殊教育学院的每一天,看似平凡,却又意义非凡。
08:40
教室 语文课
语文课上,老师一遍一遍地朗诵,孩子们努力地一遍一遍跟着重复。
碰上班级里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老师便会走到孩子跟前,用手语一句一句“说”给他们听。
为了方便照看孩子,特教老师的办公室就设在教室里。
特殊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记忆力也很短,一个知识点需要老师重复二三十遍,才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一点印象。
09:15
操场 课间操
每天早上9:15,随着下课铃响起,黄国荣和老师们带着孩子涌入操场。
室外活动是特殊孩子们进行康复训练的好机会,可以学会跑、跳、走路、以及大声说话。
休息间歇,孩子们喜欢粘着黄国荣。
黄国荣坐着的花坛,其实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花坛水泥面,用软塑包裹,防止孩子碰伤。
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起着足底按摩康复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感知度,协调行走能力。
09:50
室外 康复训练
每天,孩子们都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锻炼肢体协调能力。
有的孩子蹲下困难,老师会耐心地告诉孩子如何屈腿、如何在不碰到头的情况下钻过圈子。
10:45
教室 手工课
小小的串珠子,不仅让孩子们得到灵活锻炼,也能让孩子们获得成就感。
特教老师会给顺利完成手工作业的孩子们拍照留念。
12:00
食堂 午饭
每天中午,黄国荣和老师们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吃饭。
打饭时,老师会默默站在窗口旁,看着孩子们有没有控制好饭量,确保他们不会吃得太多或饿肚子。
14:00
校外 送教上门
除了校内的97个特殊孩子,校外还有91个需要黄国荣和老师“送教上门”的孩子。
他们大多身患多重障碍,如集脑瘫、癫痫、多动症等于一身,
生活无法自理,康复难度大,很难和其他孩子一样通过测试、进入学校生活和学习。
12岁的女孩小桂患有肢体障碍、重度智力障碍等多重残疾。
因为不会走路,只能待在屋子里,自顾自念叨别人听不懂的“话”,吃饭、上厕所都需要外婆操劳。
经过黄国荣和老师们坚持3年送教上门,目前小桂已经可以自己行走、如厕、简单吃饭。
但“灵活拿取、摆放整齐”这类需要手部协调的精细动作,对于小桂来说还是很有难度。
黄国荣先教会小桂的外婆如何用好教具,再让外婆帮助小桂进行日常训练。
教具大多就地取材,比如核桃、板栗、花生米、红豆……
这些都可以成为小桂练习抓握技能的好助手。
17:00
花卉基地 种植课
花卉种植课上,黄国荣正手把手教孩子们种植兰花。
对于特殊孩子来说,具备生存能力非常重要,希望将来孩子们也都可以自食其力。
19:30
美工室 绘画与美工课
绘画美工课上,五颜六色的不止是颜料,还有特殊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黄国荣最喜欢看这面墙,墙上都是孩子们的作品。
21:00
生活区 休息
到了夜里,生活区便热闹起来。黄国荣和老师们会陪伴和督促孩子们洗漱、上床睡觉。
虽然有专门的生活老师,但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们,班主任就睡在学生宿舍隔壁。
每位老师负责一个房间,夜里会给孩子们悄悄盖被子,或者叫孩子们起夜。
22:00
办公室 处理工作
处理完最后的工作,黄国荣才结束充实的一天。
2021年3月,黄国荣入选了2020马云乡村校长计划,也是第一位入选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
教育特殊孩子是一场漫长的“战役”。
黄国荣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特殊教育,用耐心和爱,帮助这些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视觉鸣谢 |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贵州都市报记者 祝庆庆、摄影师 王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