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9位第二批“马&莫利奖学金”获得者的中国访学之旅已经圆满结束,他们也于上周末踏上了归途。
在这短短的11天里,他们感受了上海的摩登,体会了杭州的清秀,也领略了北京的繁华。在这紧凑的行程中,他们始终带着好奇和发现美的眼光,去看待一切新鲜事物。因此,在此过程中,他们有见闻也有思考。
想知道这些“心怀世界“的年轻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这次独特的访学之旅又给他们带来了哪些收获呢?一起跟着小编的脚步,走近他们吧!据说他们之中,不仅有从小就立志投身教育的“孩子王”,也有高中就筹集到巨额善款的公益小能手,甚至还有清华校友哦~
“绝知此事要躬行”,公益行动派Jacqui
“关心问题是一回事,真正行动起来,鼓舞到更多的人参与并共同解决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是Jacqui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她时刻鞭策着自己,要把感兴趣的公益活动做到实处,不能只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在纽卡斯尔大学学习期间,Jacqui确实积极行动起来,活跃在各个公益平台上。她为了宣传环保理念,抵制海洋塑料污染,制作了公益视频,且这则视频最终还在2017年绿色和平峰会上与众多参会的联合国代表分享,让世界看到了一位年轻人对于这个社会的关爱和想要改变的决心。
而这一切的开头,都是源自Jacqui在高中时参加的一场募捐活动。在这场募捐中,Jacqui第一次为一场公益活动设计文案、制作宣传海报,拍摄宣传视频,并且勇敢地走上大街,联系当地的饭店,在店内进行循环式的宣传播放。最终在Jacqui和小伙伴的努力之下,共筹集到善款13万澳元,用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和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
那是Jacqui第一次了解到,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一项公益事业,从而帮助到更多的人,是一件多么愉快和有成就感的事情。于是,尽管在当地,家长普遍孩子想让孩子学习金融和法律等实用性的学科,Jacqui还是毅然选择了攻读传播学。
“选择学习传播学是我所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它让我能够把我所钟爱的环境保护和性别平等的议题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够知晓。” Jacqui在说起自己的专业时,显得格外自豪。
而谈及她所热爱的公益事业,Jacqui也提到,普通人是无法忽视的一股力量。“尽管政府和企业会拥有更多的资本,但是只有真正的普通人才知道生活中的痛点在哪里,例如越来越糟的空气、海洋,女性在职场频繁遇到的性骚扰问等等,普通人才是迫切想要改变的一群人,才会做出切实的努力。”
而Jacqui对这次的中国之旅也非常的有感触:“我见到了很多投身于公益的人,他们让这个世界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各方面都变得更好。我见到这些善良的人,就像跟小时候的自己重逢一样。”
“润物细无声”,孩子王RENAE
Renae在纽卡斯尔大学念的是教育专业,而事实上,她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在课余时,她总是会去找一些幼儿园、小学进行实习,陪伴孩子们学习数学、英语、科学、历史等课程。在她看来,为了以后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大学期间,就不断地与孩子们打交道。
“你不是完全用你的价值观去灌输孩子,而是让他看到这个世界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启发他在其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而又积极的。”对于教育,Renae有她自己的坚持。
而谈及以后的人生梦想,Renae最想做的事情是在大学毕业以后,能够开办一个属于自己的教育机构。在这个学校内,除了基础的课程之外,Renae还想开办与土著文化相关的课程。她希望,能够让当代的年轻人,也能够对传统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人们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以前的人们,如何生存和沟通?现在的文字、服装和舞蹈,又是如何演变而来的?我所了解的澳洲年轻人,大部分都回答不了这些问题。“ 谈及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Renae显得有些沮丧。
但是,这次来中国的探访之旅,却给了Renae新的启发。“我们参观了良渚文化村,看到了那些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遗址就在道路两旁,我觉得非常地震撼!如果澳洲的土著文化也能有这样一个可以实地探访的基地,我觉得年轻人应该会非常喜欢!希望这次在中国获得的经验,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传播土著文化。“
“风雨润桃李”,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Daniel
▲ 图中右一为Daniel
“当你看到一个问题,即使你知道解决它需要克服很多很多的困难,你都不能袖手旁观。”这是Daniel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也是鼓舞他面对困难时永不退缩的精神宝典。
Daniel在大学中所学习的课程是法律和艺术的双学位,也就造就了他是一个理性和感性并存的人。看到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营养不良的孩子、无处躲避风雨的动物时,他都会心生怜悯。但他超强的行动派性格,又能让这份同情心,不仅仅只是止步于怜悯。
作为新南威尔士州青年议会项目的部长,Daniel曾代表社区就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游说,包括道路修建、基础设施建设、残疾人身心健康、基础教育等等,而其中他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现代人的精神健康问题。
“澳洲虽然是一个常年阳光明媚的地方,有海、有沙滩,但其实大家都面临着很大的精神压力,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疾病。人们的心理问题需要被重视。” Daniel谈起这个问题时显得有些忧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Daniel多次去往澳洲的中小学,与当地的心理医生一起,为孩子们开设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导的课程。“我希望孩子们能从很小的时候就了解到,心理疾病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它不羞耻,也不奇怪,在他们感到不开心时,应该第一时间寻求老师、医生等最正规的帮助。”
“似是故人来”,清华校友Olivia
“其实中国对我来讲就像另外一个家一样,在这里的每时每刻,我都感到非常的亲切和熟悉。“ 与大多数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奖学金获得者不同,曾在清华大学留学的Olivia,已经是第三次来到中国了。早在2014年,她就已经游历过上海、西安等城市,并深深爱上中国令人着迷的多元文化。
除此之外,对于Olivia来说,能够去到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学习,也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在清华我认识了很多优秀但谦虚的中国学生,他们对中国有热切的爱,但是也时时刻刻关注着世界的问题,例如种族歧视、环境问题、空气污染等等,并且也致力于为改善这个世界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很敬佩他们。“
而教育问题,也是Olivia尤为关注的,她认为,在世界范围内,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差距都很大。来自城市的孩子,往往能够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他们也拥有更多实现人生目标的资本。而农村的孩子,往往从年纪较小时的启蒙教育开始,就面临着课本过时、师资缺乏等问题。
她明白助力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她也十分希望可以去到澳洲农村或者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学校进行支教,为改善乡村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
这些年轻人不仅深深关心着自己的国家,也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环境问题、教育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报以关心和了解。
未来,我们期盼这些年轻人依然能心怀世界,依然热忱于探索和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