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年一度的暑期研修已然落下帷幕,相信老师们在这样的相聚时刻,都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典礼现场,马云为结业的乡村教师颁发证书并一一握手
有人在最后一天举办的“马云乡村人才计划启航典礼”上说到:“从上大学开始,我就知道我会一直在乡村教育的路上前行,此时此刻我感受到了幸福。”
有人在典礼上的“薪火礼”环节为师范生送去了诚挚的祝福:“愿你们不忘初心,前程万里。”
也有人在舞台灯光熄灭时流下难舍的泪水:“太快了,不想毕业!”
自2015年“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暨马云乡村教师奖”及2016年“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发起以来,基金会就一直坚持为每位获奖者提供专业发展支持。而每年选在杭州师范大学举办的暑期研修更是老师们相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又共同收获成果的时刻。
今年接过结业证书的2017“马云乡村教师计划”以及“马云乡村校长计划“的获得者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向乡村全新出发。
更令人高兴的是,在他们之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相信未来是属于自己和孩子们的,而在3年前,对不少人来说,未来只是属于孩子的,与自己无关。
“未来是属于我们和孩子们的”
“未来是属于我们和孩子们的。”作为结业教师代表,吉林省公主岭市市秦家屯镇第二中学李素怀在发言中这样说道。
李素怀任教的学校一直有按成绩分班的传统,作为年轻教师的她,工作10年带的一直是学校的“差班”。10年间,她没有任何荣誉,看不到希望的无力感甚至曾让她患上抑郁症。那个时候被学生问起梦想,她觉得,“能得个先进就不错了”。
▲3年前在教室上课的李素怀
最近,李素怀刚刚被评为“吉林好人”。去年双11,她还被邀请去见证火箭的发射。“这是乡村孩子想都未曾想过的世界。”她说。
▲在2019“马云乡村人才计划启航典礼”上,李素怀作为2017届获奖教师代表发言
虽然获得了“马云乡村教师奖”,但李素怀觉得,这份荣誉是给整个乡村教育的,属于所有乡村孩子。尽管现在带的还是学校的“差班”,但几年的成长下来,她越来越觉得每个孩子身上都自带光芒。3年里,李素怀自己在变,跟着她在改变的,还有她带的学生和学生家长。
春天里室外还是一片萧条的时候,教室里孩子们亲手种的小草就早早发了芽,这让李素怀一度诧异“春天提前来了吗?”孩子们告诉她,“春天来了,春天就在咱们的教室里。”
身体不便但“精神无比富足”
余国安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在重庆市彭⽔苗族⼟家族⾃治县龙溪镇万家⼭村⼩当老师的他,每天自己推着轮椅,侧坐于讲桌与⿊板之间。30岁时,一场车祸让余国安再也无法站立,最绝望的日子,学生们的鼓励让他再次回到了教室里。
▲3年前,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的余国安
获奖以后,余国安成了远近的名人,就正如他所说的“走到哪都有人主动过来跟我握手打招呼”。2017年以来,余国安还先后被选为重庆市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的特邀代表,获得“2017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等诸多荣誉。
▲结业典礼上马云与余国安握手
虽然学校与家只相隔一公里,但之前他都是一学期才回家一次。获奖后,家到学校的路得到了硬化,他自己买了辆电动轮椅,每周都能回家一次。
尽管有诸多不便,“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提供的各类培训余国安都没有落下,他说现在的自己“精神无比富足”。
来自高原的教育者:
这次回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了
旦增巴姆来自日喀则市仁布县普松乡中心小学,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时,她已经从教9年了。尽管在此之前曾获得”珠峰好老师”等诸多荣誉,但终评时,旦增却紧张到忘词。“敏于行而讷于言”不仅适用于她的学生,也适用于她自己。
▲旦增巴姆和她的学生,图中居中最高者为旦增巴姆
同样来自高原的易彩云在面试时并没有很紧张,但是作为昌都市左贡县唯一的女校长,3年前的易彩云常常感到迷茫。在这所海拔4300米的学校里,有的孩子回趟家往返在路上就需要两天,所以学校设定是一所寄宿制学校,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和管理易彩云都要抓,但很多时候,当时20多岁的她却觉得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工作中的易彩云
3年里,旦增和易彩云都说自己成长很大,培训中,旦增学的是教学方法,作为校长的易彩云选的课更偏重管理。谈及结业,二人一同感慨:太快了,不想毕业。近年来,西藏对一线教师也推出了多项培训的措施,但是在两位老师看来,马云乡村教师计划的培训让她们走出高原,能跟这么多全国各地的老师交流很不一样。
结业以后,两位老师相约打算在杭州多待几天再回西藏,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杭州培训,但是之前一直没有机会出去转转,这次,她们想出去看看,因为这次回去,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了。
“我的工资给你们请保姆,我还要继续教书”
湖南省湘西⾃治州花垣县吉卫镇夯来⼩学的麻玉兰,今年已经57岁了,但她却已经在这所条件简陋的学校当了近40年的代课老师。2017年前,麻玉兰从没出过湘西。在大学生村官连续两年的鼓励下,麻玉兰才报名了“马云乡村教师奖”的评选。
▲麻玉兰在课堂上
3年下来,获奖后的麻玉兰依然觉得“自己没有那么优秀”,可她对学生的用心付出、对新鲜事物的学习态度都常常让校长和教导主任自叹不如。“57岁了,更有压力了。”看着教室里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麻玉兰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为了跟上信息时代的速度,麻玉兰将老人机换成了智能机,现在还开始学电脑。
去年,校长曾跟麻玉兰谈及退休,但她告诉校长,自己要坚持到走不动为止。而在家庭生活上,麻玉兰也依然作出了一个坚定的选择:同样是教师的儿子儿媳每天的工作也相当繁忙,她的4个孙子里,最大的也才6岁,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但麻玉兰想得开,她告诉儿子儿媳,“我的工资给你们去请保姆,我还要继续教书。”
从这几位老师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心有光芒,必有远芳”绝不只是一句口号,越来越多乡村教师走上了成长之路,也找到了适合自己和学生们的教学之道。
在这里,我们再次祝贺所有结业的乡村教师和校长,同时也祝福所有数年如一日在乡村教育这片热土上坚守、奉献、勇于创新的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