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动态详情

博览 | 芬兰这样营造愉悦的课堂

发布时间

​近10 年来,笔者关注芬兰教育可以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每逢有关芬兰教育的文章必看,凡遇有关芬兰教育的书一定会读。2011 年,笔者访美期间,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图书馆把有关芬兰教育的书籍和文章都看了个遍。在所阅读学习的文章与书籍中,真正让笔者信服的要数美国教师蒂莫西·D·沃尔克所著的《芬兰教育现场:33 个简单策略营造愉悦的课堂》(以下简称《芬兰教育现场》)一书。该书集结了作者在芬兰任教期间的教育心得,揭示了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在K12课堂上实施芬兰式教学的最好方式。

 

【Part1】

对芬兰教育细节的描述堪称NO.1

 

蒂莫西·D·沃尔克是一位生活在芬兰的美国教师,也是美国《大西洋》杂志教育专栏的特约撰稿人,他在美国《教师教育周刊》《教育领导力》以及博客“芬兰教给我的那些事”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记载他在芬兰从教的经历。

要全面了解芬兰教育,需要变成芬兰教师,需要芬兰及芬兰教师教给你一些事,这就是沃尔克乐意成为一位打入芬兰学校“敌后”的教育使者的原因。他在赫尔辛基的学校从教两年,以外部观察者的角度记录他眼中的芬兰教育,度过了美好时光。除正常教学外,他还与来自其他学校的芬兰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广泛而有深度的交流。

《芬兰教育现场》一书的特色,在于描写芬兰教育重要的真实的细节,正如《芬兰道路:世界能够从芬兰教育改革中学到什么》作者帕思·萨尔伯格在为本书所写的序言中所说的,“蒂姆(蒂莫西的昵称)在那里教书的时候,感受到了芬兰学校的细节,你可以在这本书里读到他翔实的描述。写出芬兰的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重要、真实的细节,需要一个外来者的视角。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人能够比蒂姆做得更好。”

《芬兰教育现场》对芬兰学校中的精细文化结构的深度理解,为外国和芬兰本土的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为我们客观了解真实的芬兰教育打开了另一扇窗。

作者采用比较的视角,将他在美国的教学经历与在芬兰的教学实践进行对比,他笔下的芬兰教育描述现场感十足,真实、客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翻开此书,笔者一下子就被目录深深吸引。“幸福感”“归属感”“自主权”“精通”“思维方式”,这些都是一线中小学教师最为关注的字眼。作者将33 个营造愉悦课堂的教学策略分门别类地归纳到以上五个维度中,使零星点状的策略形成了网状,让读者记忆深刻,实在是高明。

美国作家海明威曾经说过,写作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该书作者的行文方式有其独到之处,主要体现在课堂细节描写方面,不断切换“镜头”,一下子美国课堂跃然纸上,一下子又把笔墨洒向芬兰课堂。读完全书,既没有发现宏大叙事,更没有看到晦涩的理论框框。全书只见客观的细节描述,看不到作者对美国与芬兰课堂孰优孰劣的评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与评判空间。该书仅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快乐。“如果你能够真正尝试这些点子,你的教学或许会有点儿像芬兰教育。”

 

【Part2】

像教练一样地工作

 

独具慧眼的沃尔克在赫尔辛基的木工教室里,看到了写有“在实践中学习”的小木头牌子。他发现芬兰教师都在践行“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这种理念影响着芬兰教师的教学风格,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像教练一样地工作—教练的方法就是把学习过程的所有权放在正确的位置,直接落实在学习者的身上。

为了向芬兰教师学习,作者尝试放弃做“讲台上的圣人”做法,更多地让他的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他的具体做法就是带着秒表上课,以帮助他缩短课上侃侃而谈的时间,这样他的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他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

沃尔克说,在教英语语言艺术课时,他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像一个真正的写作高手那样写作”。新的写作项目开始时,他向学生们提供一个项目描述说明书,一起讨论之后,他们就开始独立工作。教师在黑板上辟出一个区域,如果哪个学生想约谈教师,可以在那里写上他的名字。教师想见谁,也可以用此方式进行。

在运用此方法教授写作的过程中,沃尔克发现在开放的学习时段里需要更多的教师指导,此时他悟出了教学中“留白”的重要性。他回想起自己在美国刚做教师的几年里,很少给自己“留白”,总是把一节课安排得满满的,只要遇到一个淘气的学生或一点小意外,他的整个教学计划就被破坏了。到了芬兰以后,他借鉴芬兰教师的做法,学会了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留白”或“留出弹性时间”,一是有利于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空;二是有助于留出时间淡然应对一些课堂上突发事件。

像教练一样地工作,沃尔克通过设计课程的架构来支持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他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之为“工作坊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首先,教师简短介绍当天的学习目的;其次,学员积极地独立工作;最后,分组讨论、反思学生们是如何在某个特定目标的学习上取得进展的。

像教练一样地工作,沃尔克悟出要用学习目标取代教学目标。课程设计需要有明确的、可实现的目标,就是让“将学习目标融入教学”成为常规做法。

书中引用了教育家康尼·莫斯和苏珊·布鲁克哈特对学习目标的定义:学习目标不等于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不同之处体现在课程设计和目的上。学习目标是用来引领学习的。学习目标要用学生所能了解的语言来描述每一节课的信息、需要掌握的技能,以及推理过程,以便使学生深刻领会。

学习目标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写,并贯穿在整个课程中,使学生能用这个目标来引领自己的学习。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在沃尔克看来,工作坊学习模式与学习目标导向可以完美结合,因为芬兰的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像教练一样地工作。

 

【Part3】

课后不断努力充电

 

芬兰教师每周只有18 小时的课堂教学时间,远比美国教师少。开始时,芬兰同事下课后就匆匆离校让沃尔克非常疑惑。后来,他把芬兰教师看作智慧的教师,而不再是懒惰的教师了,因为他们懂得如何给自己的工作时间设限,他们深谙,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而在工作以外自己充电的重要价值。

芬兰教师们有不同的课后充电方式。有些人通过跑步让自己恢复精力,有些人跟小宝宝一起玩小火车,有些人觉得读几分钟的闲书就很享受。芬兰教师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自己设定边界,什么时候该工作,什么时候该休息,要明确下来,并且还要持之以恒。

芬兰教师课后充电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他们都从繁重的批改作业中解脱了出来。“芬兰没有家庭作业”,沃尔克发现这是一个破灭的神话。

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我在芬兰看到的事实是,这里的老师每天都会给学生布置合理的作业量。其中的原则就是不施加给学生们额外的负担,因为他们看到给学生自由玩耍时间的价值。芬兰教师们笃信这一点,他们依旧会布置家庭作业,但作业量相当少,允许学生们自己安排时间完成。这些作业直接明了,无须家长的帮助,学生们可以自主完成。当学生们能自主完成作业时,芬兰教师就可抽出时间进行自身专业发展的充电。

 

【Part4】

“丰盛型思维模式”

沃尔克在书中探索了芬兰课堂四个不同的幸福元素:幸福感、归属感、自主权和精通。按照他所述,在营造快乐课堂方面,思维方式可能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元素,即丰盛型思维模式。具有此种思维模式的人内心世界富足而丰盛,不会被“外在尺度”左右。

沃尔克观察到,芬兰老师似乎也具有这种“丰盛型思维模式”,他们好像不担心与其他老师进行比较,不再追求比别人更好,而是着眼于成为最好的自己,而这种态度使他们的工作充满愉悦感。这种思维模式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作者所见到的芬兰教师之间的大量合作。

关于“丰盛型思维模式”的具体流程,作者通过观察与总结,提炼出“寻求心流,练就厚脸皮,咖啡桌上的合作,彻底休假,莫忘快乐”二十四个关键词。书中援引了拉杰·拉古纳坦的观点,刻意追求比别人优秀有可能降低你的喜悦感,更明确的做法是去寻找被称为“心流的东西”。

在芬兰教师看来,作为处于“心流”工作状态的老师,不用时刻想到比别人更优秀,这样不仅对自己有好处,对学生也有好处。因为学生在看着教师,如果他们看到教师正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不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这样榜样的力量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培养一种非竞争的文化。

练就厚脸皮,“厚脸皮”是指当教师从一位有怨气的家长那里收到一封长长的、尖锐的电子邮件时,能够深吸一口气,把它先放到一边,等到觉得可以应对时再做回应。芬兰许多教师处理与家长、同事,甚至与学生冲突的方式给沃尔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芬兰教师认为,教师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都不是什么事儿,要紧的是什么时候遇到问题,因为有足够的“厚脸皮”会保护他们在教学中的乐趣。

什么能给教师带来快乐?沃尔克听到最多的回答是:合作。作者发现,将近50%的芬兰教师授课都是与另外一位教师合作完成的。他们一起分析课程大纲,一起讨论如何改善学生的作息,一起对学生进行评估。让作者感到惊讶的是,芬兰教师的这种亲密无间的合作常发生在课间休息喝咖啡的十五分钟里。

芬兰教师间的合作已成为常态,不只是为了完成指定任务,合作不是工作日结束后的额外工作,也不是临时的团队工作。通常情况下,芬兰教师间的合作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且经常发生在教师休息室里。

芬兰经常被国际媒体描绘成是一个拥有一流教育工作者的国度,沃尔克发现,许多芬兰教师在暑期的大部分时间都联系不上,这点让他羡慕不已。事实是,芬兰教师很少在暑期做与教学有关的事,他们利用长长的假期,安排一段彻底放空的休息,当然也安排一段时间用于专业提升。沃尔克发现没有比暑假更好的时间用来反思自身的工作了,借此可以获得一些灵感用到下学期的课堂教学中。

世界各地似乎越来越多地提倡快乐优先的学校教育。2016 年芬兰开始实施新的课程大纲。在新的课程大纲里,喜悦、快乐被提升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概念。沃尔克在书的末尾这样落笔,作为教师,快乐是推动他前行的动力。他承诺,无论是在芬兰、美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教课,他都会记得把快乐学习放在他的课堂教学首位。这也正是笔者在近40 年的课堂教学探索中所主张要打造的“愉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