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马老师和100多位中小学校长一起交流了很多教育的思考。他说,数字时代的教育改革,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校长的领导力。
6年前我们开始做乡村教育公益时,是从支持老师入手,但后来发现校长才是关键。因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一辈子能影响几百个学生,而一个优秀的校长可能会影响一百个老师。
老师的责任是让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校长的责任则是要让老师对教书和育人更有兴趣,要让老师看到前途和希望。而我们,将会一如继往,助力有领导力的未来教育家!
▲马老师现场分享
以下为马老师与百位名校长交流全文实录
很期待有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现在孩子们的时间很紧张,老师的时间也很紧张,校长的时间更加紧张、更加宝贵。大家在这么忙的时候抽出时间来,走入企业、走入社会,去学习、去交流、去思考,我觉得非常有必要。
今天是我自己主动要求来参加的。我一直希望有一个机会,能跟小学校长、中学校长做一次交流和分享。今天也是我退休以后,第一次到公司园区的九号馆来进行分享、交流。因为我觉得和校长交流的意义非常重大。我想今天在阿里巴巴园区内讲一些自己很外行的东西。
退休之前,我一直对教育很感兴趣。退休以后,我主要的任务就是希望在教育方面做一些贡献,做一些分享。所以今天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跟各位专家、各位校长来分享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
▲马老师现场分享
六成乡村老师离职是因为校长,
改变教育校长是关键
一个多月以前,我主动申请到我们办的云谷学校开家长会。大家都觉得开学第一课是给学生上的。我认为开学第一课首先要给家长上。我觉得没有不合格的学生,但是我们有很多不合格的家长。中国孩子十八岁之前,他们的命运是家长决定的。绝大部分的家庭是家长想干嘛,孩子就干嘛。如果家长不改变,我们的校长和老师再努力,孩子回到家又会被家长扭转回去,所以我跟家长交流了一下。
我希望第二次交流是跟学校的校长们,尤其小学校长和中学校长。如果有可能,我想再跟老师做一次交流,如果再有机会,还想跟教育官员做一次交流和探讨。因为教育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关键。今天如果我们不做些什么,不改变些什么,未来可能麻烦很大,并且我们都会后悔。往往你不知道未来发生了什么事,你不会后悔,但如果你知道未来一定会这样,而你却没做什么事情,我们会后悔。
马云公益基金会是六年以前成立的。我为退休提前准备了十年,退休后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马云公益基金会。
马云公益基金会最主要的切入点就是乡村教育。我认为,中国教育最薄弱的地方在农村。正因为最薄弱,也许我们的改革阻力不会太大,也最有机会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当时做乡村教育的时候,我们决定先从老师入手。大部分乡村教育都在办学校,办了很多所希望学校,也有很多人一直专注于支持孩子。我认为只有帮助好老师,才能帮助好学生。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确实唤起了很多学校对于乡村教师的关注和支持,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最近这两年,我们一直很关注并校机制,希望能有机会把很多乡村学校并起来。
昨天我在大理,大理有几十所学校,一个学校只有一个老师。这样的学校,好老师是不愿意去的,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在整个乡村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最主要的问题:60%以上的老师离开学校,主要是因为讨厌校长。校长不行,老师就不愿意继续当老师了。如果不把校长的问题解决了,老师的问题就解决不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主要靠校长。老师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眼界;老师的心态决定了孩子的心态,而校长的眼界、校长的心态会决定老师的眼界和心态。
我自己当过六年老师。我相信,一个优秀的老师一辈子至少能影响几百个学生。而一个优秀的校长可能会影响一百个老师,一个校长能影响的孩子会更多。我们真正希望的,是通过校长去影响老师,再通过老师去影响学生。
今天在座的各位校长的学校,每一所都特别有名,各位校长也都是非常有名的教育专家。中国的基础教育,我一直认为是全世界一流。放眼全世界,各位都是一流的教育家。我是教育界的外行,但这几年我四处交流,最关心的还是教育,所以我想把这几年的观察和思考跟大家分享。
中国一直在讲要加强基础教育。我发现所有发展中国家,相对贫穷的国家,都希望把资源放在大学。而真正的发达国家,为国家长远发展考虑的国家,一定把教育资源放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资源越往前倾,一个国家越有希望。
现在的教育是两三百年前设计的,
数字时代必须有面向未来的教育
今天的教育是两三百年以前,为工业时代的流水线而设计的。为了达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目的,形成了一套为之服务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方式,在当时应该说极具远见,也最具成效。大量失地农民被送上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岗位,人类社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两三百年过去了,时代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却没有变化。
工业时代的教育讲究的是标准化、规模化,不一样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是一样的。因为流水线必须是标准化的,必须是规模化的。
今天,我们处在的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变革浪潮中。我认为,未来两三百年,世界的变化不会亚于过去的两三百年,不会亚于人类从农耕社会走向工业时代的变化,未来的变化甚至可能更大。
我们需要为未来设计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孩子需要为未来做什么样的准备,这是今天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各位校长的担当和责任。
不管我们变或不变,一定有学校会变,不管我们变或不变,未来的教育一定会变。今天的名校未必是明天的名校,今天的成功者也未必是明天的成功者。只有为未来而变,为未来去尝试,才有机会不被未来所淘汰。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社会革命,数字时代,教育必须改变。未来一半以上的工作岗位都将被机器取代。如果继续用工业时代的方法去教育今天的孩子,他们一定竞争不过机器,未来也会找不到发展的空间。
1400万新生儿童的教育模式,
决定了未来世界将怎么看待中国
中国自身发展也需要进行教育变革。过去四十年,我们国家从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认为最大的功劳就是教育。过去百年,尤其是过去四十年,中国最大的成功就是用教育把整个国家带入了一个以科学和知识为主导的时代。
在我小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知识改变个人命运的时候,国家的命运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通过教育,把中国十四亿人的脑矿资源开发好,这是我们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
每年,我们国家不到1400万的新生儿出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越来越高,以及其他各种因素,我们的人口出生率会越来越低。也许会低于1000万,甚至800万。我认为,这1400万新生儿童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我们国家最独特的脑矿。如果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对,我们很有可能把这1400万的金矿变成了废矿,甚至形成矿难。
这1400万新生儿童未来教育的模式,决定了未来世界将怎么看待中国,决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决定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这也是教育巨大的责任和担当所在。
未来教育什么样谁也说不清楚,
但肯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今天,所有的学校都一样;未来,可能每所学校都不一样。过去为了培养标准化的人才,不管是楠木,还是金丝楠木,统统做成三合板。未来需要的是个性化的人才,学校的管理肯定不一样,上课不一样,方法不一样,评价体系也不一样。
未来的学校,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应对挑战和变化的能力。人类知识急剧爆炸,但是几千年来,人类的智慧并没有提升多少。未来的学校,学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智慧。
现在的孩子知道的比老师还多。年轻人知道的,我们不一定知道。我们是装着知道,而孩子是装着不知道。所以如果比知识,老师在很多方面未必教得了孩子。老师要从“教”向“育”转变。
过去,学生在课堂上找正确的答案;未来,可能没有正确答案,没有标准答案,老师和学生要一起寻找答案,创造答案。
过去,我们总说“传授知识解惑”,老师是教授知识为主;未来,老师应该是孩子人生的启蒙教练,去训练孩子如何面对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如何不断学习。我发现,很多球队的教练很优秀,但优秀的教练不一定球打得很好。泰森的教练怎么可能打得过泰森?教练实际上对人生起到辅导的作用,促使他不断追求、不断完善。
我常说,数学很重要,语文也很重要,但音、体、美可能更重要。学习音乐可以激发灵性;学习舞蹈能让孩子懂得节奏;学习绘画,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创意和想象力;学习体育,可以让孩子们从运动中学会包容,学会团队责任,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
今天的很多孩子,难以接受挫折和挑战。因为他们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如果在运动中,他经历过失败,懂得了挫折,他的抗击打能力就会很强。就我个人而言,也许最大的经验之一就是这一路走来没有成功过。在我看来,失败很正常,而事实也是这样。失败就是很正常,成功才少得可怜。
单打运动我们都很强,但团队运动我们都很弱。只要中间有张网的运动,我们都不错,但人与人一冲撞,我们就会往后退。因为我们缺乏团队运动,足球运动、篮球运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冲撞,我们的孩子要从冲撞中去解决问题。如果我们的孩子学不会团队合作,未来中国怎么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
所以我们让孩子运动,不是为了达标,是为了享受运动的乐趣,学会团队合作,学会在冲突中解决问题。都知道国足很差,14亿人,却找不出11个人。问题出在哪里?真的是14亿人里找不到11个人吗?是我们的机制和训练出了问题。
艺术也非常重要。艺术原本是关乎生命审美的教育,但在中国变成了谋求生存的一种技能。应该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对艺术的欣赏,而不是等到年纪大了,去老年大学才开始学艺术。
我的一个朋友在加拿大,一直不打算回国。问起原因,他说女儿在加拿大学滑冰。学滑冰中国不是也很好吗?他告诉我,有一样东西中国没有:滑冰时对于音乐的感觉。加拿大学滑冰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享受音乐,在音乐的各种旋律和节奏里滑冰。再看我们的音乐,今天滑冰放一段二胡,或者放一段交响乐,也许没什么区别的,因为音乐只是一个背景。
工业化时代一百个学生用同一种方法去教;数字时代,一百个孩子可能需要一百二十种教法。因为有20%的人可能和我一样,喜欢走不同的路。
过去,一节课45分钟,一个班级40名学生,一天上七堂课,这是标准,尽管我也不知道这个标准是不是正确。可能在工业时代,这样的标准效率最高,但在数字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思考。
最早,篮筐上的篮网是有底的。每扔进一个球,需要有人用梯子爬到篮筐边上,把篮球抱出来再进行比赛。16年以后,有人提议,篮网的底是不是可以剪掉。那怎么行?篮球得有篮子…拿梯子的人第一个反对,因为他的工作没了。最后把篮网的底剪掉以后,篮球也变得越来越好看。有时候,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进入新的时代,我们要问的,应该是为什么不可以改变。
▲马老师和100位名校长交流教育思考
教育不是训练出别人家的孩子,
而是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最重要的是,学校的目标和任务一定会变。教育不是为了训练出隔壁家邻居的孩子,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今天学校面临的很多压力、两难问题,从根本上来看,是教育目标和任务的选择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我们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
今天的学校确实很难,安全问题变成一票否决。学校做任何事情都要担心很多问题,要应付家长的各种要求,应对上层的各种考核。
很多孩子的教育不好跟妈妈有很大关系,自己学习不好的妈妈尤其焦虑。妈妈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优秀;孩子说,你瞧瞧别人家的妈妈多好。读书有些人是天赋,有些人就是天才,一定要跟他学习,那你为什么不把我生得像别人那么聪明呢?
教育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事情,但是家长必须信任学校,如果对学校有怀疑,我觉得就应该选择转学。以后,要从瞧瞧别人家的孩子,变成瞧瞧别人家的家长。要对家长进行改革和提升,才有可能让教育变好。
今天,我们的教育是保护孩子在学校不出问题,但你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现在一到放学,所有家长都等在学校门口。我认为小学、初中就应该让他自己过马路,自己在马路上走一走,就应该让他自己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在我小时候,背一个挎包,一路回家一路玩,多好的生活。难道现在连孩子自己放学回家都不行了吗?
学校可以保证孩子在学校里不出问题,但是没办法保证他一辈子不出问题。我去以色列的时候,请教了以色列的教育部部长:以色列孩子为什么那么独立?他告诉我,以色列的小学生有野外生存课程。这个课程真的会有孩子发生意外。教育不是确保孩子没有危险,而应该是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危险,如何解决问题。教育不是确保孩子成功,而是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失败,面对挫折,面对成功和成功背后的失败。
我们要告诉孩子,失败了没什么。有时候失败也挺好的,因为人生一定会有无数次失败和挫折。人生这一辈子,成功的次数其实少得可怜,告诉孩子们这些真实的事情,他才会有自信面向未来。
不能把教育焦虑传导给孩子,
要“虑”但不能“焦”
今天,社会把焦虑传导给了家长,家长又把焦虑传导给了学校,但学校绝对不能把这些焦虑再传导给孩子们。学校的压力非常大,我们要“虑”,但是不能“焦”,“虑”就是我们要思考怎么办。
美国的科学家做过一份调查研究。他们花了45年时间,跟踪研究5000名天才儿童。结果发现, 90%以上的天才儿童后来的成长并没有多大成就。相反,读书成绩一般,但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又经历过挫折,还喜欢天天运动的人,未来都有可能成功。所以,有没有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一个真正厉害的老师不是看他能把一个天才学生教成什么样,而是看他能给一个普通学生带来什么改变。如果老师是孩子的教练,那么校长就是总教练,做好老师们的教练。
今天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校长的领导力
今天做校长比任何时候都难,但是比任何时候都要有领导力。今天全社会面临的问题,校长需要的担当,就是对未来的远见,改变和坚持的勇气。
我在企业里面做了20年的CEO、董事长和创始人,领导力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必须得担当。你为一个人担当,你就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如果你为十几个人担当,你就是一个经理人或者小老板;当你为一个国家十几亿人、几亿人担当,你就是总统、你就是总理。
领导力是坚持。坚持和固执是有差别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固执的人总在说“我”,而坚持的人总是在说“我们”。固执的人很难改变,而坚持的人不断调整。固执的人是以过去为中心,而坚持的人以未来为中心。
领导力很难训练。所以别的岗位都是培训上岗,校长往往是先上岗、再培训。我们国家有一个党的建设、党的发展体系,特别是中央党校、省党校,我们培养干部有一套系统体系。但我发现我们没有校长培训体系,在座可能绝大部分没有经过校长培训再当校长的,你们是上了岗以后,再学会怎么当校长。
如果没有一个校长体系,上来每个人犯几年错误,就很麻烦。很多人是因为会教书而当校长,很多农村老师是当了很多年老师,没有校长了,就当了校长。所以我自己觉得中国学校教育能力的提升,必须要有一个校长的学校,中国需要一个校长的培训体系和领导体系建设。将来老师越来越多,学校的个性越来越发达,每个学校有独特的领导能力、风格,如果没有经过训练、没有经过体系思考,是很难成功的。
用当老师的方法做CEO,
也可以用做CEO的方式当校长
过去我是用当老师的方法做CEO,我最感到骄傲的是六年老师的训练,其实一个优秀的老师,他永远希望自己的学生比自己强,希望学生有出息,当你带着善良的心去看这些学生,这些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爱、老师的担当、老师的关心和责任。
当我看到我所有的员工,我希望他们比以前更成功,我希望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能够感受到。所以我当CEO,我可以骂他们,可以训他们,但是他们可以感受到,我希望他们做得更好。
作为校长,在学校要学会如何当CEO。当然当校长可能有时候比CEO更难。按照我个人的看法,校长的时间主要应该放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思考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二是放在老师的成长和组织建设,学校文化的培养;三是整合社会资源。校长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这三个非常重要。
第一, 校长最重要的能力是对未来的判断。
在企业里,战略能力就是考核老板的能力、CEO的能力。在学校里,考核的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他是否坚持,他是否愿意为未来改革,他是否为今天对的东西坚持,这是非常之难的。
在中国几乎很少有超过一百年的企业,世界上超过一百年的企业也很少,但是有很多超过三百年的宗教,超过三百年的学校。我们在做企业的时候,经常研究学校和宗教为什么能够传承百年以上,因为他们有使命感、有愿景、有价值观。
使命是对未来的判断,愿景就是一个组织要去哪里,而价值观是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东西。
领导者关键在于对未来的判断。从明天的判断,来做今天的事情。我们大部分的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很少数的人是因为相信而看见。领导力意味着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情,要做出别人不敢做的事情,而今天的校长就需要这样的领导力,必须去判断未来,必须去看到别人没看到的,必须去想到别人没想到,必须去做出别人不敢做的决定。
校长最重要的是未来观,学校要看到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因为孩子的成长不在于一时一事,而在未来二十年、三十年、一辈子,如果没有未来的眼光,孩子怎么可能面对未来。如果用未来观来看,今天很多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我们不能用过去的方法来解决今天的问题,来解决未来的问题,我们必须有未来的思考。
每一个学校的校长,到了这个岗位上,是因为大家对你的信任:家长的信任、老师的信任、教育界的信任。我们相信你对未来的判断,相信你对正确价值的坚持。
全球观也非常关键。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全世界的孩子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体制和机制,一切有那么多了解和好奇心。大家会很难想象,在未来二三十年,全球化对世界的改变和影响。未来二十年可能是我们国家在全球关系中最复杂的二十年,因为我们在短短四十年内,从一个贫穷国家到了世界第二。未来可能去巴黎跟今天去一趟武汉没什么区别,以前我们去一趟深圳就了不起了,小时候去一趟北京了不起了,未来去全世界各个城市跟今天去国内城市没区别,我们的孩子如果没有全球的视野,没有全球化的思考,未来就会有很大麻烦。
我们要培养孩子对其它民族、其它文化、其它宗教信仰有足够的了解、尊重和认识,让孩子学会欣赏不同、适应不同、融入不同,训练他们这种适应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改变自己的能力,这样孩子才有未来,中国才有未来。
全局观同样非常重要。我们教育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看问题。
第二, 校长最重要的工作是支持和激励老师。
教书教得好不等于校长做得好,一个优秀的教练未必球踢得好,未必拳打得好。公牛队那时候的教练,他的球打得估计跟我差不了多少,但是他能把大家激励起来、调动起来。
过去选校长基本上是教书教得好的人。其实我相信在座所有的校长,之所以能够做成功的校长,光会教书肯定不够,好老师和好校长的标准不一样。
早年我严禁公司里面的Top Sales,就是最优秀的销售人员去当销售主管,因为在做最佳销售的时候,自己卖得好就行了,当你到了销售主管的时候,不是你卖得好,你要让你的团队卖得好,让他们各个都成为Top Sales。
当老师的时候,教书教得好很重要,当校长的时候,学校里的每个老师教得好很重要。现在大学出了一个问题,大学校长都在争取当院士。当院士和当校长是两回事,当校长是管理好、运营好这个学校,是让我学校的老师成为院士,而不是我成为院士。成为院士是因为学术水平,学术好跟管理好是两回事。
好老师和好校长,标准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的优秀校长,是教练们的教练,他懂得组织、懂得文化、懂得训练、懂得吸引、懂得激励。校长最主要的工作是吸引老师、留住老师、激励老师,激发出老师的潜力。
老师的问题是校长解决,学生的问题是老师去解决。很多乡村校长最大的烦恼是老师流失,城市校长也会因为老师不足而发愁。听说现在的学校,校长都碰上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老师在准备生二胎,老师不够用,课没人教了。
其实你永远找不到一个地方不缺人,在企业,你发现人永远都不够,没有一个优秀的单位不缺人的,当然烂单位也缺人。所以组织建设极其关键,组织是弥补人才不足的关键,人才不足要靠组织来补,组织不够要人才来补,这是我在公司里面经常用的方法。
校长要让老师看到前途和希望,老师的责任是让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校长的责任是让老师对教育和教书更有兴趣。学生讨厌读书,我认为老师有责任,可以书读不好,但是喜欢读书,这是两回事,书读不好可能怪爸妈,不愿意读书,那怪老师,你没有把他的兴趣激发起来。老师不喜欢教书,不懂得育人,我认为校长有责任,你的责任,你招进来的人连书都不想教,也不愿意育人,校长是有责任的。公司也一样,员工不喜欢工作,老板肯定有责任,你招进一个不愿意工作的人,招进来干什么,要么训练他,要么把他开除,要么提升他,要么改变他。
所以当校长把老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老师就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一个学校如果校长没有给老师创造力、个性化的空间,老师不可能给孩子个性化和创造力的空间。
校长要有设置KPI的能力,也就是考核目标的能力。设置KPI不是数字的简单分解,而是一门艺术,什么时候你会设置考核目标了,你就真正成为一个领导者。KPI能力是考验一把手的能力。
我认为运动不是为了达标,学音乐不是为了考级,校长的能力就是设置好这些考核的KPI,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坚持自己的KPI。
我上次给云谷开家长会,很多家长反对我们教英文的方法,怎么不复习,没有语法、没有宾语、没有状语,我的英文尽管考试不行,但是我英语讲得比他们好。我们今天的孩子语法考得很好,但是都不会讲,语言是要用的,不是为了考试的。
而且很有意思,英语越不好的人,越希望考语法,因为考惯了,所以KPI考核目标和结果是两回事,KPI完成了,但是结果可能并不是你想要的。早年阿里巴巴考核也一样,每次设置的目标都完成了,但就是不舒服。最后我说只有一个指标,就是我满意不满意,大家觉得不公平,我说这个没办法。这个就像我们体检,各种指标都对的,就是人不舒服,是舒服重要还是指标重要?我认为两个都重要,指标好的,人不舒服,那怎么行?
我到一个学校判断这个学校好不好,这个班级好不好,我就看这些孩子脸上有没有灿烂的微笑,是否愿意第二天比谁想着去读书。我们以前是恨不得能够逃学的就逃学,能不见老师就不见老师,今天老师生病了,全班高兴,那再好的指标都没用。我们要调整考核指标,让孩子们愿意去学校。我们阿里巴巴,可能比很多公司都辛苦,每天下班的时候,眼睛闭着回到家,第二天早上醒来,又充满(激情),又有新的事情可干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怎么会不成功?
我们学校的学生,每天盼着去学校,这些气氛、这些文化是校长们调教出来的,这是校长的责任。干得好,未必是校长的功劳,干得不好,一定是校长的责任。
第三, 校长要把时间花在创造和整合社会资源。
创业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我没想到我们会有这样的会议室,有这样的园区。那时候没有钱,只有一个梦想,我们相信未来,我们去找人,我们去找钱,我们一点点改变。
乡村校长办学校跟创业一模一样,要去找老师、要找资源,连学生都是要一个个找回来的。校长要把教育局、把社会、把家长的资源都动员起来,整个教育的改革是资源整合的改革,是达成共识的改革。
我发现中国的学校和海外的学校,有个区别很有意思。海外有些学校把家长调得团团转,好像家长在读书,中国是把家长训一顿,散伙了。我看了很多国家的教育,每个都不一样,日本的教育体系很有意思,以色列的教育体系很有意思,我个人觉得现在北欧的教育特别厉害。冰岛这个国家跟我们一个村的人口差不多,把足球踢进世界杯前几名,这跟教育有关。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发展,借鉴了人类过去的科技、教育发展经验,今天我们又到了重新思考的时候,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的巨大责任,就落在我们的校长们身上。
所以如果老师是教练,校长就是总教练,校长的责任是帮助、支持、发掘、激励老师。而教育局局长们是总教练们的头,他的责任是让这些总教练发挥作用和价值,而不是只靠管。
我们过多讲究管理,其实校长要有运营思考,而不是管理思维。一般是出了坏事才要“管”,出了乱事才要“理”,我觉得学校光有管理不够,必须去学会运营。阿里跟其它公司的差别,是我们把运营做好了。“运”是一种机制,激发人不断向前,“营”就是运营好我们的生产资料、运营好我们的资源。运营就是要有规划、要有思路、要有方法,运营好一个学校就像运营一个好的企业一样,让每个人有活力、有干劲、有增长。当你过度强调管理的时候,你会升级成为管控,最后升级成为控制,最后出来的产品是不可能好的。它只能达标,但是它不能展示出活力,不能展示出创新的魅力。
这些都是我粗浅的思考,在外面的观察,但是我想跟各位校长分享,我们一起努力。未来的二十年是世界变化最复杂的二十年,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让我们1400万儿童的脑矿真正变成金矿,真正变成钻石矿,诞生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优秀人才,这是教育的真正魅力所在。